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不论婚丧嫁娶,皆有讲究。
中国的葬礼文化很丰富,尤其是在农村,讲究的有很多。家里的长者逝去了,必然要为其准备葬礼。繁杂的葬礼程序中,瓦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每有送葬的队伍,家中的长子首当其冲,在葬礼的重要阶段,摔碎手中的瓦盆。这个摔瓦盆的习俗,到了现代还在使用。而这背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01“摔瓦盆”源自西周流传至今
我们如今的许多习俗,都可以追溯到周礼。但凡祭祀逝者,就必须要奏乐。《礼记》的祭义篇就有相关的记载,古人在祭祀逝者时,要备齐祭品,要斋戒、沐浴,献祭时要“序其礼乐”,即根据规矩奏乐。后来才有了祭祀时击缶演变成摔瓦盆这样的习俗。
那时,家族中的长者去世了,会有三天停放于家中,而棺椁对着的正中间,家里人会放一只瓦盆。用以盛放家族后辈及吊孝之人所投的纸钱,即纸钱的容器。烧纸代表了纸钱会随着逝者到另一个世界去,因为瓦盆里的纸越得越多,意味着逝者带走的钱越多,在另一个世界会过得越富裕。至此瓦盆即成了逝者的“饭盆”。
而在今天,在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的丧葬程序中,摔瓦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在葬礼的过程中,长长的送葬队伍会行进到一个合适之处停下,此时家族的长子手捧瓦盆,一把将其摔碎。按规矩,瓦盆必须一次摔碎,若是没有摔碎,便由抬棺者踩碎,断然不可能摔第二次。否则坏了规矩,就会发生不吉利的事情。若是瓦盆摔碎,那么家人的身体和事业,也会因此产生影响。
摔过瓦盆之后,送葬队伍会继续前进,直到逝者入土而安。在古代这种盆有“阴阳盆”之称,而民间有个更加通俗的叫法——“丧盆子”。
02源于范蠡的典故
这种习俗很普遍,来源也很久远。不过原因却鲜为人知。即便是年过古稀的老者也茫然不知。而要说起摔盆子的典故,据说是与春秋时期的名士范蠡有关。
相传,范蠡是我国烧陶业的创始人,他自觉不久便要驾鹤西去,于是他想选择一个继承人,来继承他的遗产和承袭他的手艺。范蠡叫来所有徒弟,取出一个自己最爱的陶盆,给他众多的徒弟说明,这个就是他的饭碗,问自己的徒弟该传给谁合适。
徒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这时一个徒弟说,既然是饭碗,我们可不能夺之,你老人百年以后,还是带走比较妥当,我替你摔了就当是你带走了。范蠡觉得言之有理,随机传年轻人以遗产。
03摔瓦盆人选可以继承遗产
所以,谁来摔瓦盆,那也大有学问。刷瓦盆需由诸如长子,长孙,次子,这样的顺序,以此类推。摔盆者送了逝者最后一程之后,便可作为“孝子”的身份,获得遗产的继承权。
所以古时候,众兄弟之间,也会为了争夺摔瓦盆,而大打出手。这种习俗,从很大一方面讲,它呈现着我国过去的传统的家庭模式。
另外还有一种传闻,传说死者去世后,其亡*就会走到*泉路上,*泉路上奈何桥边有一个孟婆,孟婆给每位死者的亡*喝一碗孟婆汤,死者就可以忘却尘世间的一切,包括活着的亲人。亲人们不愿意死者将他们忘记,便在丧盆子的底部挖些许小孔,这样孟婆汤就会漏掉,逝者喝不到孟婆汤自然会记得在世的亲人。
对于为什么要摔瓦盆,解释的说法有很多,上面的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而在这众多的说法中,最感人的还是下面这种说法。与其说是一种说法倒不如说是另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对恩爱的夫妻诞下一子,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孩子的母亲死于难产。短暂的数年之后,孩子的父亲走出了丧妻之痛,于是就续了弦。
这个后妈,对养子出奇的好,并不像人们普通认知中的后妈一般坏。她对这个孩子视若己出,关怀备至。然而,不久之后,孩子的父亲病死了。
如今孩子只能和后妈相依为命,母亲决定独自将继子抚养成人,于是她拿来一个瓦盆,时长将其填满食物,用来养育她的儿子。在那个时代独自带孩子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不久之后她积劳成疾,竟然累死了。这个孩子看着母亲留下的瓦盆,十分伤心。
邻居们担心这个孩子,睹物思人过度悲哀,于是摔碎了那个瓦盆,而盆子一碎,孩子念想也断了于是放声大哭,让人感觉撕心裂肺。于是才有了摔瓦盆的故事。
中华文化,百善孝为先。摔瓦盆的故事也是一个“孝”的故事。后来人们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后代,特别是继承家业的长子,欲成大事,必守孝道。而摔瓦盆的习俗也伴随着这样的文化,被流传了下来。
04结语
在中国古代,诸如“摔瓦盆”这样的丧葬习俗不胜枚举,其实这些看似是古代人的迷信思想,从另一个方面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死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亲人的离去永远都是不可逆流的事实,痛不欲生也好,释然生死也罢,将哀思与善始善终的情节寄托于丧葬白事中的习俗,随着历史的洪波,永远流传下来。
而将其放到现代,与其说是为死去的人举办葬礼,还不如说是为了让活人能为死去的亲人完成最后一件事,在葬礼上寄托哀思,尽一点最后的孝道,仅此而已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