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陈代谢亦有谱31377 [复制链接]

1#

新陈代谢亦有谱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刚到福州参加工作的时候,福州内河的水是很干净的。市民们在河边洗菜,在河中游泳,乃是极平常之事。夏晚,坐在内河两岸或横跨内河的小桥之上纳凉,迎着河面上徐徐而来的清风,更是一种享受。那个时候,我们单位在环城路外的小柳村,见过那河边水面上架起的竹棚,这是村民在田里干活时当“公共厕所”用的,起初还觉得不可思议,日子长了,方知那些落下水去的排泄物,瞬间就会因为簇拥而来的鱼的争食而荡然无存,河面依然碧波荡漾,浮光跃金。


中国论文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还生活在福州,居住在晋安河边,对于本市内河,却再也没有令人心旷神怡的那种感觉。河水偏黑,且有异味。海水涨潮时还好些,海水退潮时,河水跟着退了,河水浅了,人在河边便得掩鼻而行。福州市为内河整治花过不少力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整治过一次。前些年又整治过一次,据说花费156亿,内河污染有所改观,却也难复原。


这种状况,绝不仅仅存在于我生活与工作着的这个城市。原因当然很多,人们对工业废水的排入同仇敌忾,我却以为这与马桶之退出市民生活大有关联。几十年前,用抽水马桶的还相当稀罕。每天清晨,一家一户的都会把夜间用过的马桶放在门口,等待郊区的农民把粪便清理了运走。如今鸟枪换炮,随着一幢幢洋楼拔地而起,十有八九都用上了抽水马桶,按钮一压,污秽之物便被哗哗地冲走,这“方便”之事,确实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经年累月,才发现为此付出的代价相当昂贵。家里没有了马桶,闻不到马桶的臭味了,城市内河的臭味却在内河两边扩散――包括粪便在内的生活污水从各种不同渠道进入内河,内河之水哪里还能清沏见底味同甘泉?而且,因为郊区的农民不再进城运走粪便,城里人很难再吃到用有机肥培植的蔬菜。


没有人会认为,抽水马桶取代马桶不是历史的进步,不是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没有人会抛弃抽水马桶而重新启用马桶。这其实也是一种新陈代谢。只是在“代谢”之时,人们是否想过,过去使用马桶其实也有它的长处,日后使用抽水马桶,被哗哗地冲走的污水也会酿成灾难。倘若那时能够多长一个心眼,未雨绸缪,用适当的渠道或适当的方式将抽水马桶冲下来的粪便输送到市郊的菜农那边去,以便物尽其用,以免内河污染,岂不一举两得?这倒不是事后诸葛亮,对于城市而言,可谓“亡羊补牢”,对于农村,大可引以为鉴。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家改装抽水马桶的正在逐步普及,但愿不要重蹈城市之覆辙,糟塌了那一乡一村的青山绿水。


说到农村,想到宗祠与家训。十几年前,我曾到闽北农村去考察过那边的“祠堂文化”,使我颇感兴趣的是挂在那些祠堂――延平区峡阳镇的应氏祠堂、范氏祠堂、张氏祠堂――中的家训。其中当然有糟粕,包括那些贯穿着儒家“三纲主义”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训诫,但也有不少内容,例如“敬老慈幼,和宗睦邻”,“克勤克俭,廉正谦恭”,“见义勇为”,“富不忘贫”等等,却与我们现在提倡的道德观念正相吻合。这些家训与当地的能人榜、致富榜、成才榜、功德榜以及二十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处一室,既让人们看到现代文明的渊源,也使人看到传统道德的更新与发展。此中也有新陈代谢,但较之当年“横扫一切”与“彻底决裂”,这种新陈代谢,则体现了科学与理性的回归。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陈陈相因,率由旧章,大凡“从来如此”的,就要一直“如此”下去,人类社会就不会发展不会进步。但新陈代谢也好,革故鼎新也罢,亦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新”的都是从“陈”的或“故”的母体中萌生的,并不是天外来客;“代谢”或“鼎新”的过程中,也都会吸取母体中有益的养分,不会把母体当作“横扫”与“决裂”的对象。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月牙山人对曰:“彼月异,月月异,再月异。”此所谓“日新月异”,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不断进取精神。如果“日新”就得脱胎换骨,“月异”都要重起炉灶,那么,这种“日新月异”的“新陈代谢”,就无异于没完没了的折腾。


人类历史是文明的累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都不可忽略这一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