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s://m.39.net/pf/a_7433865.html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曾甲长吴凤娇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总有一种记忆让人刻骨铭心。立冬,万物规避,严寒开始涌动。记者在慈利县岩泊渡镇,却看到这一片土地上硕果累累,不同民族的乡亲们之间亲如一家人,互帮互助、和谐相处,暖意融融,完全感觉不到入冬的萧条与清冷。岩泊渡镇是一个什么所在,为什么这片土地给人“逆季节”生长的印象?记者在镇里走村串户,希望从中找到答案。乡村振兴中村民如同一家人走进岩泊渡集镇,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宽敞。一些农户在农贸市场贩卖蔬菜、瓜果,也显得井然有序,烟火气中透着几分淳朴、文明。岩泊渡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扎实推进亩蔬菜基地喷灌系统建设,用活立方冷链物流市场,推动反季节特色蔬菜,羊肚菌、小香葱、覆盆子,以及跑山猪、蚯蚓有机肥循环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的实验推广,扶持富硒红薯粉丝、大鲵方便面、土家甜酒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还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抱团发展,凝聚起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促进了全镇19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和广大人民群众种养殖收入稳定增收。在廖家村,记者看到这里的砂糖橘即将迎来大丰收,村里的果树上,硕果压弯了树枝。“今年雨水好,砂糖橘清甜、无核、无渣,十分好卖。”脱贫户孙爷爷一边插杆子一边告诉记者,只要从树上采摘来就被买走了,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的。果园里的果子,产量少的有几千斤,多的有四五万斤。为了及时采摘水果,村里各相亲之间相互帮忙,大家越干越有劲。“我帮你,你帮我,这在我们村里已经帮了几百年了,一点不稀奇。”廖家村71岁的陶冬秀,身板十分硬朗,今年种植的蜜桔挂果不多,但也有两万斤,她在山上采摘的架势一点不输给年轻人。陶冬秀笑着告诉记者,廖家村近年来水果、棉花样样都做得好。做得好的秘诀,一是党的政策好,党员干部带头带得好。第二个,也多亏了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好习俗,把人心聚得齐齐的。陶冬秀所说的好传统,指的就是镇里的“二端午”习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关于“二端午”,当地有很多传说。相传抗法保台民族英雄孙开华逝世后,光绪皇帝下旨允许在其家乡建立祠堂和石人石马作为纪念。年,一套石人石马运进慈利县置于孙开华的祖居地岩泊渡。为了欢迎“孙九大人”的灵魂归葬故里,岩泊渡人民决定以孙开华生前最喜爱的划龙舟来迎接石人石马上岸安置,于是,把原来五月初五的划龙舟改在五月十五进行。从此,岩泊渡镇的“二端午”划龙舟习俗便保留下来,通过民间传承,到现在已有多年。岩泊渡镇“二端午”划龙舟,起源于民族英雄孙开华的历史故事,兴盛于岩泊渡镇百姓的民族团结情结。在这片土地上,不论是什么民族,只要是岩泊渡人,都将每年的“二端午”划龙舟视为一年一度的大事。全镇18个村1个居委会,自发组建38支龙舟队伍,每逢“二端午”,当地的长者或是有威望之人,便站出来组织划龙舟,各村村民都积极响应。“二端午”演绎的动人故事,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写照。岩泊渡镇宜谚家庭农场的詹志荣,听说三年疫情之后终于恢复了划龙舟,立即联系龙舟协会,从自己的农场摘了斤西瓜送到活动现场。“举办‘二端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詹志荣告诉记者,“二端午”划龙舟,纪念英雄、不忘先辈,在岩泊渡镇已经形成了传统。在广东惠州做洁具生意的岩泊渡人朱言春,每年“二端午”都回乡。今年,他不仅自己回来捐资,还带了外地的妻子与娘家人来看划龙舟的民俗盛景。渔米渡村的李慈庸,作为知名的青年歌手,今年“二端午”也赶回来。划龙舟当天,他的父亲在船上奋力挥桨,他则在岸上用歌声为大家加油助威。……“今年划龙舟当天,岩泊渡大大小小的商店,所有盆子都卖光了。各村百姓自发组成的拉拉队,在岸上呐喊助威,盆子都敲坏了。”岩泊渡镇党委书记王中武回忆,3万多人口的岩泊渡镇,观众就来了约10万人。容纳2万多人的看台上,凌晨4点就坐满了观众。岩泊渡镇的居民,没有民族之分,只有如何参与的区别,各族群众以不同的方式,让“二端午”的龙舟赛更凝聚人心,更让人热血沸腾。“二端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岩泊渡由来已久的“二端午”划龙舟,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各家各户出钱出物出力,龙舟队员整齐划一的动作也彰显了“劲往一处使”的精神内涵。今年划龙舟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和平村两位村民,因为生活中的小矛盾,产生了一些隔阂,村里召集划龙舟的队员,这两人都参加了,通过20多天的训练,两人团结协作,一来二去、握手言和,像亲兄弟似的上了划龙舟的赛场……岩泊渡划龙舟,青壮年出力,其他人凑物资,家家户户参与,这是约定俗成的地方传统。以往,大家都不是太宽裕,各村划龙舟前20多天的训练需要集中午餐,吃的米、面、油、肉、蔬菜等,都是各家各户主动凑,龙舟赛的奖品——一个猪头、一大块肉、一条猪尾,也是当地大户来捐,大家都乐意出一份力。“没有人制定规则,大家都保持着默契。为划龙舟积极捐钱捐物或是出力的人,日常碰上困难,乡亲们都会主动帮忙。”岩泊渡龙舟协会会长张立祥介绍。划龙舟,是岩泊渡人刻进骨子里的情怀,是群众心与心的粘合剂。“二端午”划龙舟,不仅成为当地各族群众和谐共乐、团结友爱的粘合剂,在新时代更成为了张家界慈利与全省、全国进行民间文化交流的名片。今年“二端午”划龙舟,除了当地参赛的38支队伍,还邀请了道州东阳坊龙舟队、重庆酉阳渝鹰龙舟队、深圳南山青年联合龙舟队、长沙芙蓉龙舟队等进行表演赛,让岩泊渡的“二端午”龙舟文化走向全国各地。据《文史春秋》记载,在台湾至今还流行着一首民谣:“淡水唱,淡水欢,孙九大人坐台湾。法寇见了丧了胆,夹起尾巴一溜烟。家家红灯照,岁岁乐丰年……”台湾人民对孙开华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孙开华将军热衷于龙舟赛,曾在淡水码头附近举办龙舟赛庆祝淡水大捷,他也成为将龙舟带入台湾的第一人。“孙开华将军护台事迹搭建了慈利与淡水的海峡两岸文旅交流平台,台湾淡水地区还保留了划龙舟的传统民俗,这是一个民间文化交流的好机会。”慈利县岩泊渡镇党委书记王中武介绍,“目前,我们正在完善澧水两岸看台等基础设施,争取举办一次与台湾淡水地区的龙舟邀请赛,以“二端午”划龙舟的文化纽带,发扬孙开华将军保卫台湾的民族精神,为海峡两岸的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岩泊渡“二端午”划龙舟,以一支桨的力量,拨动数万民众团结、奋进之心,以一场赛事的舞动凝聚起数万民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期待,慈利岩泊渡的“二端午”龙舟文化在未来不断传承与发展,涌现更多闪光的故事。(图片由慈利县委宣传部、慈利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