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一夜之间全世界都没有电了,你该如何度 [复制链接]

1#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ww.yqyywdj.com/m/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酷暑的天气怕是很难再有了。但是,每当我们想吃的时候,仍会掏出五毛钱买个冰棍塞嘴里,不仅可以解馋,还能对已经逝去的夏天进行一番羞辱。

那么,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我们在夏天可以躲在空调屋里解暑,也可以吃冰棍解暑。古人嘛玩儿都没有,他们是如何扛过炎热的夏天呢?

古人解暑

采冰篇

古人云:我们不生产冰,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在掌握制冷技术之前,古代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冬天的时候,把冰藏在冰窖里,留在夏天备用。不过这都是富贵人家的藏冰方法,一般家庭是用不起的。

在周朝的时候,还有专门的采冰人:有冰人,掌斩冰,淇凌。在这里,掌斩冰指的是通过物理手段,把冰切成一块块的,便于运输和储藏。凌,就是存放冰块的屋子。

采冰

看来,至少在周朝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窖藏冰块了。在其后的王朝更替之中,窖冰的手段并没有多发发展,直到制冷技术的出现。

三国志有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这个井为了维持低温,必须在地面以下很深的地方。所以这种井里的冰,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先人称之为深井冰。

南北朝一直到民国,这种源自周朝的冰窖都是这么延续着。

古代的老百姓能普遍吃得起冰,得宋朝往后了。彼时的冰窖一共分为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还有商民冰窖。很显然,商民冰窖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大概也就是这个时候,平头百姓也有机会在夏天,吃得起冰粥了。

制冷篇

当今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并不愁如何制冷,更不愁如何把水变成冰。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冰粥,如今我们这些普通人花个五毛一块,随便找家商店,都能买到雪糕。

在古代,既没有这么多先进的设备,又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制冷。那么,如果古人不想藏冰,又想喝冰粥,他们有办法把水变成冰吗?

其实古人也不傻,他们知道水变成冰的原理就是降温,不断的降温。如何降温呢?

唐朝末年,人们在制造火药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聪明的古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化学特性的妙用:制冷。

制冰

当时的人民是如何使用硝石制冷的呢?先用一个容器盛水,然后再一个大盆子里装满硝石粉,把装水的容器置入其中。之后就是静静的等了,知道这些水变成冰。

看似简单,实则天真。真实的情况,绝对不是拿笔在本子上计算那么简单,制造一碗冰,需要多少硝石呢?

通过某种计算公式,将一升30°的水降到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使用纯净的硝石,大概需要同样体积的硝石。也就是说,一升纯净的硝石可以制作一升冰。

古人那拙劣的提纯技术我就不说了,硝石制作出来的冰,你敢塞嘴里吗?那玩意儿可是有毒的。

房屋篇

去过农村的人,可能都了解,很多老屋子都是冬暖夏凉的,一点儿也不必现在的空调房差。尤其是那种土胚房,更是如此,为什么这种老房子会凉快呢?

一来是墙体厚重,二来房顶铺了一层有一层,三来屋子里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热源。墙体啊、地面啊储热量低,自然而然散热也就快。如果在这些老房子里装的满满当当的电器,再把厨房搬进去,肯定不比别的地方凉快。

土房

穷人为了夏天更凉快,就把墙糊的厚厚的,屋子旁边再种棵大树,如此一来层层隔热,夏天就自然而然的清凉了。如果是在山区,那就更方便了,在山上挖个洞,什么都省了。

达官贵人想要解暑,那花样可就多了去了。

单单我们学过的历史课本,就可以看到风车扇、飞瀑亭等方法。除此以外,这些有钱人还会雇几个丫鬟,手持扇子给自己扇风,三五个丫鬟轮流来,岂不美哉?若是想来点你们爱看的项目,还不嫉妒死这些单身狗?

后记

在夏天,人们完成工作后,聚在一起聊天。

彼时,天气很热,讲完一个鬼故事后,头皮发麻,脊背发凉出汗,再大声喝一下,整个人都凉爽多了。趁着此时脊背发凉,赶紧去井里捞个西瓜吃掉,拿个蒲扇扇扇,也挺惬意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