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胎
滑胎是由于禀赋虚弱,冲任不固,而致怀孕后出现自然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习惯性流产。
诊断依据
1、屡孕屡堕,男方检查正常者。
2、染色体检查排除遗传因素所致。
3、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有无畸形。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多虚,辨证以脏腑气血证候为主,临证须分清虚损脏腑,补其不足。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未孕时防治为主,以补肾固冲为原则,随证佐以扶脾、益气、养血,既孕之后,当以培本安胎为法。
3、分证论治
(1)脾肾虚弱
屡孕屡堕或如期而堕,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夜尿多,目眶暗黑,或面色晦暗,肢软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沉弱。
补肾健脾,益精养血。
补肾固冲丸加减。菟丝子、川断、巴戟天、杜仲、熟地*、鹿角胶、枸杞子、阿胶、*参、白术各10g,当归、砂仁各6g。
(2)气血虚弱
屡孕屡堕,面色白或萎*,倦怠乏力,头晕肢软,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益气养血,固本安胎。
泰山磐石散加减。*参、白芍、熟地*、白术各10g,炙甘草、砂仁、川断、*芩、当归各6g。
预防与护理
1、孕前详细检查,找出致病原因。堕后避孕应超过1年。
2、保持情绪稳定,注意饮食宜忌。
五、子肿
妇女怀孕期间由于素体脾肾阳虚,胎气壅阻,水湿内滞,而出现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又称妊娠肿胀。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妊娠水肿。
诊断依据
1、妊娠数月,面目肢体肿胀,或少数孕妇水肿虽不明显,但体重每周增加0.5kg以上。
2、妊娠晚期,仅见脚部水肿,无其他不适者,不作病论。
3、尿常规无蛋白尿、管型,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4、B超排除畸形胎儿。
鉴别要点
1、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未孕之前多有慢性肾炎史,孕期出现面目水肿,以眼睑最明显,孕前或早期发病,尿检蛋白尿持续存在,常见各种管型。
2、营养不良性水肿多由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而引起,常伴有消瘦、乏力、贫血、多尿等症,血浆蛋白总量及白蛋白浓度测定有助于诊断。
3、羊水过多、葡萄胎等均可引起孕期肿胀,通过B超扫描可进行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首先要辨水病或气病。水病者面目四肢水肿,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小便少,多见喘促;气病者,下肢水肿,皮厚色不变,按之凹陷即起,小便利,多见胸胁胀满。临证有脾虚、肾虚、气滞之别,要认清主证,辨明兼证,注意各证之间的兼夹转化。
2、治疗原则
以治病与安胎并举为原则,以利水化湿为大法,注意把握补与利的关系,脾虚者宜健脾利水,肾虚者宜温肾利水,气滞者宜理气化湿,随证加入安胎之药。慎用辛燥、苦寒、滑利、阴腻之药,以免伤胎之弊。
3、分证论治
(1)脾虚证
妊娠中晚期,面目四肢水肿,或遍身俱肿,皮薄色光亮,按之没指,精神倦怠,胸闷气短,纳差无味,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滑无力。
健脾行水,益气安胎。
白术散加减。白术15g,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橘皮各10g。
(2)肾虚证
妊娠后数月,周身皆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皮薄光亮,面色晦暗,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逆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而滑。
温阳化气,行水消肿。
真武汤加减。炮附子
(先煎)6g,白术、茯苓、白芍、生姜各10g。
(3)气滞证
妊娠3到4月后,先由脚肿,渐及于腿,皮色不变,随按随起,头晕头胀,精神抑郁,胸胁胀闷,纳少腹胀,舌质黯,苔薄腻,脉弦滑。
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天仙藤散合四苓散。天仙藤、茯苓、猪苓、白术各10g,泽泻、香附、陈皮、苏叶、乌药、木瓜、甘草各6g。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白术15g,茯苓皮15g,大腹皮6g,桑白皮9g,陈皮6g,砂仁4.5g,苏叶6g,益母草15g,泽泻6g,生姜皮3g,猪苓6g,主治脾虚型妊娠水肿,证见妊娠后期,腹胀满,面目肢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检查无高血压蛋白尿者。
(2)白术9g,茯苓皮15g,生姜皮9g,陈皮6g,大腹皮12g,桂枝9g,仙灵脾12g,覆盆子9g,黑豆衣9g,主治肾阳虚之妊娠肿胀。
(3)*芩4.5g,白术12g,带皮茯苓9g,天仙藤9g,桑寄生9g,杜仲9g,冬瓜皮12g,陈蒲壳12g,乌药4.5g,宣木瓜6g,带皮生姜2片,主治妊娠8个月后,水肿下
肢尤甚,凹陷不起,溲少,血压偏高,舌微红,口干属气机不利,湿浊阻滞者。
(4)赤小豆、冬瓜皮、陈葫芦各30g,玉米须15到30g,河白草、车前草各30g,罗布麻15g,煎水服,治妊娠肿胀小便不利。
2、外洗方甘松g,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去渣,药汁温度降至40摄氏度左右时擦洗患处,每天1到2次,每剂洗2到3次,用于脾虚或肾虚型妊娠水肿。
预防与护理
(1)注意休息,严重者应卧床或住院治疗。
(2)饮食宜清淡,治疗期间进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
(3)保持精神愉快,稳定情绪。
(4)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