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荒废河滩地今成聚宝盆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徐黎明实习生施骁宸

站在樟树市昌傅镇袁河大堤上,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枳壳树在河滩地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可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水土流失严重、毫无生气的河滩地。

不到两年时间,新增中药材面积1.4万亩,且这些植物都是利用河滩地、荒山荒坡、残次林、高坎田、房前屋后空地及路旁种下的。作为枳壳的原产地之一,在昌傅镇,这种无中生有、在荒废之地凭空打造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还真不少。

枳壳原产地谋求产业复苏

枳壳在樟树市有千年种植和应用历史,以该市袁河两岸的*土岗、昌傅等乡镇最为著名。当地盛产的“商州枳壳”曾载入《本草纲目》,具有皮青、肉厚、色白、味香、口面翻卷之特点,名扬中外。

在樟树市种植枳壳,具有气候条件好、土壤适宜、种质资源丰富、加工技术成熟等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条件,昌傅镇是商州枳壳的原产地之一。年发生的特大冻害,造成该镇枳壳大部分死亡。再加上近些年有幸保留下的老枳壳树疏于管理,大部分衰老死亡,所剩无几。

近几年,作为原产地之一,为振兴枳壳产业,昌傅镇开始了中药材种植的复苏之路。年下半年,该镇充分挖掘荒废地的经济价值,规划发展种植中药材产业,建成6个集中连片的枳壳种植园,让荒芜地变成了“聚宝盆”。

唤醒沉睡多年的荒芜土地

兰溪村委会陈家村小组地处袁河河畔,堤外有亩河滩地,村*支部书记陈文群把目光盯向这片杂草丛生的荒废地。

“这块地含沙量特别高,水土流失严重。”陈文群说,由于地势较低,一遇汛期发洪水,这块地就会被淹没,农作物也没有收成,因而逐渐被撂荒。

年下半年,兰溪村完成对河滩荒废地的土地流转,并着手平整复垦。很快,过去无人问津的土地变成了“抢手货”。樟树市一家中药材公司以每亩元的价格租下这块地,采用公司化运营方式,打造枳壳种植基地,同时采取套养油菜的种植模式,为陈家村农民开辟一条绿色生态的致富新路。

袁江村也有一块亩的河滩地,如今,这块荒废多年的土地被唤醒,枳壳苗圃基地郁郁葱葱。村干部告诉记者,枳壳是一种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作物,丰产期每亩鲜果产量达1万公斤,亩均创收可达两万元以上。

种植中药材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昌傅镇利用土地流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仅两年时间,全镇新增中药材面积达1.4万亩,其中90%为枳壳,19个行*村,每村都种了中药材。为有效改变中药材种植分散现状,该镇成立专业合作社20个。同时,为解决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该镇为种植户请来种植专家和有机肥专家,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为了保证苗木供应不断档,该镇财*还为种植户垫借种植资金25.6万元。

近年来,昌傅镇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油茶、茶叶、茶树菇、太空莲等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就业、安居、健康、教育扶贫,实现全覆盖。而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被唤醒,让这个镇的脱贫攻坚又多了一个重要选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