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统筹推进老龄产业发展。
近年来,各种为养老而生的商业模式日益涌现,老年人中旅游消费、齿科消费、健康体检消费比例不断攀升,形成了如今风头正旺的银发经济。《中国银发经济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25.6%。在银发健康消费中,医疗医保类占比31.3%,其次是占比9.6%的体检消费。
专家分析,当下老年群体正从40后、50后逐步过渡到60后,新老人的健康意识变强、收入变多、受教育程度提高、对消费的预期更为丰富,学习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
研发老年产品因“老”而异
相对而言,老年群体更容易出现“三高”等代谢性疾病,产生睡眠障碍、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部分老年人长期受到慢性病困扰,因此,老年人对健康服务、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商品需求旺盛。如何发挥产业优势服务更多老年人?一直致力于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的省农科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夏其乐介绍,浙江省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出产桑椹、桑叶、*精、覆盆子、葛根、百合等原料。这些中药材具有传统的食用习惯,经现代试验表明*性低,被认为是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原料。基于我省食药同源资源的产业现状,可以进一步研究食药同源植物中活性成分辅助降“三高”、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开发方便即食健康食品加工技术,研发老年人高值化产品。
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陈建设表示,老年人中尤其是高龄老人,有相当一部分存在饮食与吞咽障碍。适应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需要,设计生产既营养健康又美味可口的优质食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的一大挑战。在老年人口急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市场上至今还没有相关类别的食品。因此,急需*府相关部门协调,尽快推进老年特殊食品的相关工作,以促进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饮食文化的老年特殊食品。
企业线上线下暖心服务
不仅是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让老年人更好享受数字红利也是信息化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意见提出,鼓励企业设立线上线下融合、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
线下,银行网点通过推出老人专窗,上门办理业务等新模式,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
“有劳跑一趟了,真的是非常感谢。”近日,医院病房内出现温馨一幕,两名农行丽水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上门为住院的虞大爷办理授权手续。
原来,年迈的虞大爷卧病在床,医药费和治疗费急需社保卡结算,但老人的社保卡丢失有一段时间了,无法自己到银行办理业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营业部网点在和客户沟通确认地址后,决定由客户医院上门服务。办理成后,老人住院的医药费和住院费就可以使用补办的社保卡支付。
线上,聚焦老年人“冲浪”需求,电商平台纷纷推出“长辈模式”。随着电商对生活渗透不断加深,线上购物成为银发群体的新潮流。今年10月,一些主流电商平台首次推出“双11长辈会场”,并上线“长辈模式”,该模式有着信息简化、字体放大的特点,还有语音助手功能,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防范老年消费六大新套路
记者发现,老年消费市场活跃的同时,也掺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近年来,保健食品消费欺诈套路出现新套路,传统模式与现代手法交织,更加具有隐蔽性、迷惑性和危害性。主要表现为销售渠道的网络化、目标群体的年轻化、营销产品的多样化、交易场所的模糊化、行骗手段的隐蔽化。今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铁拳”行动,针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服务行业、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点区域,开展针对性执法打击。
为此,省市场监管局整理形成保健食品消费欺诈指南,帮助广大老年朋友不断提升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和自我防护能力。六大新套路为:假借科普,实则推销;直播带货,吹嘘功效;“微商”产品,质量难保;冒牌专家,夸大病情;虚假宣传,借“疫”生财;藏身小店,隐蔽销售。
如何应对,送老年朋友六句口诀:热点概念要警惕,理性消费莫冲动;主播带货有风险,“老铁”下单须谨慎;“朋友圈”里买产品,商家信息要查验;保健食品不是药,医院;“防疫神器”别轻信,疫苗口罩最靠谱;小店购物擦亮眼,保留凭据好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