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近几年的水果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滞销现象也是频频发生,蔬菜行情同样是时好时坏,基本都靠运气。比如去年哀鸿遍野的柑橘,低至2-3毛钱的蜜桔、蜜柚,让很多果农都伤透了心;去年底大葱的极端高价,可谓是难得一见,亩收益2、3万甚至更多,在平时压根都不敢想,但去年就是碰上了,而如今大葱也跌回了1元左右,这一波种植户的心情就明显平静了。作为日常食用的果蔬,市场需求是相对固定,行情一般都受到产量的影响,而产量则是要看种植量和天气是风调雨顺,所以想要抓住行情是比较难的。其实除了果蔬,还有一类农产品也是十分产生行情波动的,那就是生长周期短的中药材,虽然很多人对中药材不熟悉,但投入种植的农民并不少,毕竟我国的中医传承久远,每年的需求量都很大。像覆盆子、艾草、鱼腥草、板蓝根等都有不小的种植面积,只是它们的产地都相对比较集中,如果没有去刻意了解,不易发觉。产区的相对集中可能是种植环境的需求,或是收购、加工更加便利的需要。这也是农村山里有很多植物都是中药材,但是不集中,只要能规模种植的,并且价格可观,大多数的选择都是投入种植。如今又到了6月份,即将迎来太子参的采收季,同样是种植周期短的中药材,太子参曾经卖到接近元一斤的高价,吸引了很多农民投入种植,从9月份种下,到第二年的农历5月份就能采收,可以说很快就能见到收益。但也正是种植周期短,行情的波动可能十分剧烈,比如10年到11年涨了近7倍,从一斤23元涨到元,而年到年暴跌了破了百元一斤。之后也一直有不小的行情波动,到年的一斤65元是最近一次的高价。当下太子参的种植区域以贵州和福建为主,但由于多年的行情剧烈波动,低价又占据了大部分年份,种植面积已经大不如前了。其中福建的种植产量从高峰时期的年产0吨左右,已经滑落到了吨,暴跌了85%,但市场行情仍没有起色,如今一斤35元的价格虽然比去年涨了10几元,但仍是利润微薄,收益3千元左右,对比其他农作物并不理想。此外太子参属于浅根系植物,生长过程中不耐旱、不耐涝,容易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给本就不高的收益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从产量的不断减少可以看出,很多农民不愿再种植,而价格的低迷也使得太子参陷入了很尴尬的处境。因为市场的需求不断在减少,滋补类的中药材比太子参名气大,效果好的很多,更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以太子参为原料的药品需求也在降低。此外,还有一些商贩在18、19年囤的太子参,也因为近几年的行情低迷积压成为库存,要知道当时都是以40、50元购入的。如今涨到一斤35元,又临近产新,行情随时可能因为产新的数量波动,不少商贩选择挥泪抛货,不愿再持有。一些商家的退出,也使得如今太子参并不容易走量,陷入难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