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材行业痛点掺杂使假染色增重,导致药 [复制链接]

1#

一、产地乱交易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进入药材市场的门槛越来越低,正规企业交易中药材和个体经营户,药商交易并行,导致中药材交易泛滥,产地乱交易现象严重。中药材天地网刘红卫认为,中药材专业市场还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松散,无序竞争,监管主体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随着中药材产地种植规模的扩大及产地市场与交易中心功能的不断提升,厂家、商家大多直接到产地采购并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功能不断萎缩,市场份额急速下滑。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与我国中药材监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不足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有一定关系。

二、掺杂使假和染色增重现象

中药材染色

掺杂使假最可恨了,一不小心救命药变成要命药了,常见的掺假如当归饮片中掺入独活切片,通草中掺假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延胡索掺假用砂石和山药种子切成凉拌后加工后掺入等等。曾经央视曝光的在亳州中药材市场内,覆盆子的价格从10块/公斤到块/公斤,最高相差近20倍。药商称,要想降低成本,就要往每公斤多块钱的覆盆子里掺上每公斤四五十块钱甚至几块钱的次品和假货。而市场上见到的便宜货,经过辨认都是山莓和树莓,根本不是药材。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要有好的药材要从多方面努力,商人层面要加强人员素质,坚定中医文化信念,要知道你交易的东西是救命的东西;企业层面要追本溯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生产有序,传承工艺;管理层面,加强监管,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对造假,掺假形成震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