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淡旺交替成功,涨跌聚焦少数品种 [复制链接]

1#

年9月“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月指数报于.79点,继8月止跌回暖,9月月指数加速上扬0.54%,返回到接近5月下滑前的水平。

比上年同期疲态市场的.77点上涨5.68%。可见8月筑底形成,形成支撑局面,9月淡旺交替成功,涨跌在品种上聚焦。

寒露时节,产新品种进一步增多,但价格不佳,市场回暖但并不热销,一些产地并不急于大量上新急售而踩踏价格,药农抗风险能力增强,大宗品种平静走销。

药博会药交会,如往期一样召开,新场馆环境好、信息服务多样,提振了信心,交易较前期恢复,但成本心理预期提高是筑底重要因素。

今年三季度下游需求不如往年,人气增多,实际入手有限、谨慎观望者多,老热点持续发酵。

据历史月指数统计,和8月一样,9月指数下滑的年份仅有年、年,上涨的有年、年、年、年、年。

9月交易量一般更大,供求矛盾的品种会得到很好的施展。

9月仍然以果实籽仁类、香料类活跃,动物类也有少数热点,根茎类暗流涌动但都不敢涨价,白豆蔻前跌后涨,加上地缘*治和汇率影响,进口货量难控,波动不止。

红花受疫情影响流通,涨上去就没下来,僵持之中。

柏子仁、酸枣仁局地减产,加工成本提高,行情涨幅明显;天气影响采收晾晒,减产八角茴香产地收货商实力强大,行情持续走高。

菜姜的“姜你*”又来,鲜品高处不胜寒,传导到干姜的成本增加;徐长卿、威灵仙、苍术、升麻野生品种行情坚挺。

槐米潜伏多年,逆袭成功;益智仁、太子参、覆盆子、钩藤都是触底出现微弱反弹。

传统大宗热门籽仁和疫情品种疲软不堪,山茱萸、南北五味子生产潜力大;受疫影响,板蓝根年初种植量大,时下产新在即,行情走疲。北沙参丰产,大范围产新,价格回落;薏苡仁高价2年,短期高产回调在所难免。

01药市评论

9月的市场价格:香料、动物、进口老热点坚挺不下,高位巩固调整,坚定持货商信心。

新热点强势出击,价格可谓一步到位,此类品种,外围投资商虽然难以介入,但市场活跃度提升和价格上涨的示范效应,带来信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