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烟台市芝罘区的“小璜山”,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一次。那次介绍的主题是历史——清代户部尚书王骘的墓址曾在这附近。而这次重新提起此处,主题则变成了植物——周末笔者跟朋友攀登小璜山时,看到了不少野生的“破莓头”。
所谓“破莓头”,是方言对于一种野果的称呼(发音接近于po/penmei/mutou,除了破莓头,也有婆莓头、破木头、盆莓头的写法)。这种野果生长在一种带刺的藤蔓植物上,开粉红色的小花,初熟时红中带*,完全成熟后是暗红的颜色,果型像是由一粒粒效果堆积而成(专业术语似乎叫作“聚合果”),表面带有小绒毛,吃起来酸酸甜甜,在物质条件有限的过去,很多孩子常把它当做打牙祭的小零食。
关于“破莓头”的正式称呼,有人说是覆盆子,有人说是树莓,有人说是茅莓。而从网上查询的资料来看,不管树莓还是茅莓,在植物分类上都是蔷薇科悬钩子属。因此,笼统把它称作“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应该是没有错的。
退回二三十年之前,胶东很多山岭田野都能看到“破莓头”的踪影。不过,如今它们已经有些相对少见了。即便是在乡村,也要好好寻觅一番才能发现。因此,能在城市的范围内看到它——并且数量还不少,更可谓难得了。
(▲小璜山上山的路,这里的开发程度不高,与其他公园相比还较为原生态)
小璜山的海拔只有米,是一座小山。不过,由于保护较好(附近虽然有座蝎子顶公园,但平时游人并不多。到了防火期,上山的道路也会临时封闭),山上的植被十分茂密。就数量来说,以刺槐、构树居多,而“破莓头”就分散生长在这些大树之下。
(▲山上茂密的树林)
在笔者印象当中,“破莓头”在六七月份应该就会陆续开花结果(小时候放暑假吃的比较多)。但这次在小璜山上看到的却只见绿枝青叶,不见粉花红果,不知是否是生长在树荫背光处的缘故?
好在笔者之前曾在海莱山区拍过若干“破莓头”蓓蕾及果子的图片,此次就与小璜山上拍到的场景一并发出,以帮助大家有直观感受。
▲这是在小璜山上拍到的“破莓头”植株。
▲这是以往在海阳、莱阳山村拍到的“破莓头”的蓓蕾和果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