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合肥5月2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通讯员崔艳)初夏时分,走进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满目青绿。这座位于黄山风景区脚下的江南小城,远眺黄山是绿色的,而山脚下环绕黄山的层层叠叠的山川绿意更浓。黄山区一直坚持依托绝佳地理位置和良好生态资源,做好“绿”文章,用心呵护绿色生态,迸发强大绿色生产力。
一枚绿叶富乡民
说到黄山区,不得不提的是太平猴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区是其唯一原产地。
五月的太平猴魁已过茶季,山野的茶香渐渐消淡。而在太平经开区的华绿园公司里,翠绿的茶叶正在不同的生产线上流转,经过不同类型的加工,车间里飘着的茶香比四月的山岗还要浓郁。
太平猴魁,这是一枚致富茶。当地的茶农以往都保留着劳作一年,收成一月的传统。近年来,黄山区大力发展茶产业,让茶农的“茶季”不断延长。
撕开一包太平猴魁茶粉,放入水杯中,就能快速获得一杯茶饮料。这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一种饮茶方式,这也是黄山太平经开区的华绿园企业主攻的方向。
只此青绿最江南(央广网发黄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华绿园公司见到王军宽博士时,他刚刚结束三个多小时的实验。虽然疲惫,说到实验成果,王军宽博士仍很兴奋,“传统抹茶是把茶叶干燥后抹成粉,目前我们可以将新鲜茶叶抹成细腻的浆状再干燥,这样的做法,口感更好,最主要的是更利于有效杀菌,提升品质。”目前,该公司为这个研发的新技艺专门配套设计了新生产线,正等待设备陆续到位。
有科技创新才有更好市场,为此,该公司专门从瑞士请来了一直在雀巢工作的王军宽。走出实验室,王军宽博士指着公司新建的研发中心说道,从瑞士回到中国,对于在黄山将自己在食品健康上面的技术运用出来十分有信心,黄山的好山好水孕育了很多好食材。该公司大部分茶叶、黄精等原材料都就地取材。
黄山区茶园面积7.5万亩,茶叶总产量.8吨,太平猴魁品牌价值达37.83亿元。有了华绿园等茶企的发展,加强茶产业链,茶农的夏秋茶也变废为宝,经过加工成速溶粉、浓缩汁后,可实现原材料平均增值10倍以上。
黄山区优质的茶叶资源还成功吸引了联合利华立顿合肥工厂于年7月整体搬迁至黄山区,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立顿生产机构。联合利华是世界强企业,其所属“立顿”品牌是全球知名茶叶品牌,具备强大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立顿中国基地搬迁到黄山区,可覆盖该区及周边20万亩茶园和数百家茶叶加工厂,帮助茶农整体增收40%以上,助推黄山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在黄山区,类似华绿园和立顿企业的食品类企业还有很多,绿色食品已经成为该区一大主导产业,通过对茶叶的深加工,不断提升茶产业值,真正提升太平猴魁这枚绿叶的致富效应。
一方碧水醉游人
除了太平猴魁这枚鲜明的标签,太平湖如同一块天然翡翠,镶嵌在黄山区,给这座江南小城再添几许风情,是另一枚鲜明符号,带动了黄山区旅游业发展。
今年的太平湖因为疫情原因多了几分安静,往年的初夏时节便是太平湖的旅游旺季,去年,太平湖新增加了水上飞艇、空中滑伞等新的旅游项目,水上游成为太平湖一大热点。近年来,太平湖运动休闲特色品牌越发成熟完善,已连续多年举办铁人三项赛,赏湖光山色、品湖鲜美食、玩水上项目,让游客陶醉其中。
只此青绿最江南(央广网发黄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太平湖的旅游发展辐射带动了沿湖乡镇的乡村旅游。乌石镇舒溪村的梅娉艳,近日正利用国际旅游日在自己创办的民宿“梅姑娘的院子”里开展直播,用镜头在线展示太平湖的美丽风光。舒溪村原本是太平湖畔的一个宁静村庄,梅娉艳返乡,动手改老宅、办民宿,用当地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传统美食引来了北京等都市客,让村民们享受到了乡村旅游的红利。面对当前疫情,梅娉艳满怀信心,有这样的大好山水,做好旅游不是一件难事。
与梅娉艳返乡创业相同,来自陕西的吴金财,也是被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所吸引,来到异乡开启了“绿色有机”事业。四年时间里,着力发展“农业+旅游”,今年新开辟的田间课堂研学项目,就收获了一大拨亲子市场。还有该村开设的田间小火车,穿过田地和花海,十分受人欢迎。每当周末,总有周边市区游客自驾前往,点燃了这个乡村的旅游热度。
自三月以来,猴魁节、雷笋节、桑葚节,线上线下均吸引了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