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无限趣味——跟杨老师微学语文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广州花都杨和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两个重要的成长空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两个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两个场所和两个阶段,有诸多不同,比如,离开前者无限沮丧和留念而未到后者充满恐惧和担忧,前者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而后者却受到“只要读书”的限制,前者是可亲近的自然空间而后者是被管束的封闭空间。但,无论是哪个空间,也无论是那个阶段,鲁迅先生都描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无限趣味。我们摘录关键句,品一品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童年之趣。一、百草园的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㈠用儿童的眼光看景物富有趣味的特点百草园只是一个“荒原”,“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人迹罕至”,按常理,并不能带来什么趣味。但,因一个有趣味的孩子,活跃着一颗有想象力的童心,这里便成了“乐园”,所描写的景物,便也充满着童趣,景物所有的特征,也便是孩子眼中的特征。菜畦是“碧绿”的,桑椹是“紫红”的,这鲜艳的色彩折射的是孩子明亮的眼神,欢悦的童心。石井栏是“光滑”的,童年的“我”一定好奇地摸了又摸,所以才会有这光滑的独特感受。皂荚树是“高大”的,童年的鲁迅是不是常常仰着头长时间凝望,才会有高大的感受?写鸣蝉的鸣叫突出的是“长吟”,说明好奇的“我”是长时间侧耳倾听的。写*蜂,不仅写体态的“肥胖”,“伏”这个动词,还准确写出*蜂停留在菜花上的动作,写出“我”怀着好奇心观察时可爱的神态。“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既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也写出“我”双目凝望时惊喜羡慕的眼神。写油蛉和蟋蟀的鸣叫用“低唱”和“弹琴”拟人,赋予它们人格化的色彩,写出“我”倾听时欢悦欣赏的内心感受。蜈蚣是*虫,斑蝥是后窍喷出的烟雾实际是“臭气”,这并不有趣,但,因为童年的“我”天真、好奇和顽皮,便也有了趣味。写何首乌,用“臃肿”和“像人形”进行描述,也是用孩子的眼光在看,充满着童趣和好奇。而写覆盆子,有好奇的形态观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也有好奇的舌头品尝,“又酸又甜”。百草园是一个只有野草的人迹罕至的荒原,因为有了一个好奇心重的“我”,用充满趣味的眼光去观察和描述,这一切景物便有了主观的童年的色彩,这景物的所有特征,便有了“我”的主观情感的投射。㈡从多个角度描写突出趣味的丰富作者描写百草园的景,从多个不同角度入手,以此,也突出了百草园趣味的无限丰富。从感官看,形、色、声、触、味等俱全。从视觉写外形,有皂荚树的“高大”,*蜂的“肥胖”,何首乌根的“臃肿”,覆盆子的“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从视觉写颜色的,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等。从视觉写动态的,有*蜂的“伏”,叫天子的“窜”,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的“缠络”,斑蝥的“喷”等。从听觉写声音的,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触觉写感受的,有石井栏的“光滑”等。从味觉写味道的,有覆盆子的“又酸又甜”等。这样的景物,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动有静,趣味无穷。从季节看,春夏秋景皆备。“紫红的桑椹”、“肥胖的*蜂伏在菜花上”是春季的,“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是夏季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则是秋季的,还有一些景物是不分季节的,比如“光滑的石井栏”等。这一段景物描写,与后文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就有了百草园完整的四季图。也就是说,百草园的趣味,春夏秋冬四季,无时不有。从种类看,静物、动物、植物全有。“光滑的石井栏”是没有生命的静物。“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根臃肿的何首乌”、“有莲房一般的果实的木莲”、“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都是植物。“长吟的鸣蝉”、“肥胖的伏在菜花上的*蜂”、“轻捷的直窜向云霄里去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蜈蚣”、“斑蝥”等都是动物。从这个角度看,在儿时鲁迅的眼里,自然万物,没有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的,有生命或没有生命的,能动的或静止的,都蕴藏着无限的趣味。百草园虽然是一个荒原,但因为童年鲁迅有一颗童心,一颗好奇的心,眼睛所见,耳朵所听,皮肤所触,舌头所尝,静物、动物、植物,春夏秋冬,一切感官,自然万物,所有时刻,都充满着无限的趣味。㈢精心的布局突出趣味无处不在作者写景,是很讲究布局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非常考究。首先,从整体上看,作者从“整体”写到“局部”。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描述百草园的整体情况,然后用“单是……就……”引出百草园“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个局部。用局部就有“无限趣味”,突出百草园的趣味无穷。其次,我们更微观的看作者写景的布局。两个“不必说”,第一个由低到高写“静止”的物,第二个由高到低写“动物”,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写“泥墙根一带”,作者先写“动物”,再写“植物”,是一动一静,相映生辉。写整体,由静而动;写局部,由动而静。动静相宜,活泼有趣。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从高处到低处,趣味无处不在。㈣动作描写突显自然景物之趣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作者还写了很多“我”的动作。这些动作,成为景物之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我”的动作,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先看显性的。“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不仅不怕,还是一趣。“按住”斑蝥的脊梁,听“拍的一声”,看“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其精彩有趣,好奇逗乐的心理显现其中。“拔”何首乌的根,“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但“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在不断地充满希望和遗憾中,享受童年的乐趣和游戏的快乐。“摘”覆盆子,还会“刺”手,但欣赏“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样子和尝着“比桑椹要好得远”的味道,那是多么有趣味的事情。这些动作,在赏景之中,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其乐无穷。“我”的动作,还有一些隐性的。“光滑的石井栏”一定是“摸”的,“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一定是侧耳长听的,“肥胖的*蜂伏在菜花上”一定是凝神细看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定是用心聆听欣赏的,“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一定是慢慢品尝的。这些隐藏的动作,是赏景的过程,藏着“我”童年的趣味。因为有动作的呈现,赏景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景物之中便有了“我”强烈的主观色彩,趣味也便更加浓烈了。百草园的景,有无限的趣味。一则,用儿童的眼光去关照,景物的特征都着上了儿童的色彩,儿童的趣味,这趣味便无限了。二则,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所有感官,所有物象,所有时间,都有趣味,趣味便丰富了。三则,精心布局描写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静到动,从上到下,都存有着趣味,趣味便是无处不在了。四则,描写“我”的动作,显性的或隐性的,主动的参与,景物更具“我”的色彩,趣味的浓度也便更深了。二、三味书屋的人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也是“我”童年快乐的源泉,或者说,也是“我”童年无限趣味中的一部分。㈠先生的和蔼⑴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⑵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这两段话,从整体上看,突出的是先生的“和蔼”。先生的和蔼,是“我”在三味书屋生活有趣的保证。第⑴句,对先生做了两次描写和两次评价。一次动作描写,“在一旁答礼”,表现先生的“知礼”“和蔼”。一次外貌描写,“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给人“质朴、博学和和蔼”的印象。一次评价是“和蔼”,另一次评价是“方正,质朴,博学”,两次评价都有“和蔼”之意。第⑵句,作者用侧面烘托和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先生的和蔼。“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和“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是侧面烘托先生的和蔼。“太多,太久”不行,也就是说去的不多、不久,先生就不会追究,会体谅的。“一同回去”不行,但“一个一个陆续回去”,先生也不会追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是神态描写,先生“瞪几眼”并不“动用戒尺”,是和蔼。“人都到哪里去了”,是语言描写,是人“都”去了,先生才“大叫起来”,而且也并没有动用戒尺和罚跪的规则,是和蔼。“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是对先生行为的概括,突出先生的和蔼可亲。这个概括的句式,很值得琢磨。这句话,本可以说得更凝练一点,“他有一条戒尺和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但,作者却拆开来说,用两个转折复句构成一个递进复句,“有……但是……,也有……但也……”,这样一来,在两个复句间用连词“也”进行关联,起到强调作用,强调先生不但“不常用戒尺”,而且也“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以此突出先生的和蔼。因为先生的“和蔼”,“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中才有了无限趣味的可能。㈡先生的严格⑴“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⑵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这两个片段写先生的“严格”,甚至是“严厉”,从表面看,和趣味无关。但,实际上,依然藏着“我”的一颗童心。第⑴句,“我”很想详细地知道“冤气所化”的“怪哉”是怎么回事,便抓住机会问先生。这一问的本身,便见着“我”一颗充满童趣的心,一颗好奇的心。这问,便是趣味。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先生“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这里,鲁迅对寿镜吾先生是有调侃和批评之意的,是用先生的无趣,来写“我”的有趣,来批评无趣教育对有趣童心的扼杀。第⑵句,写先生的严厉和和蔼,以及“我”在所学中收获的趣味。先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两个阶段,开始是“很严厉”,后来是“好起来”,由严厉变成严格,“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我”在学业上也逐渐进步,“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先生的严格,使“我”学有所获,这虽然在当时看来无趣,但是“我”今后在学术上“有趣味”的源泉,所以,“我”才有先生“好起来了”的感觉,后来才会对寿镜吾先生充满敬重和感激。㈢先生的投入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一段的描写,是充满趣味的。一则,先生读书的形象,于“我”是一种趣味。二则,从先生身上,“我”朦胧地意识到了读书的趣味。为了表现先生有趣味的读书形象,作者采用了多种方法。一是侧面烘托。用“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烘托先生读书的投入,“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大家都没有读了,“只有”先生还在“大声”朗读着,可见先生是多么投入!二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先生的朗读,添加了“呢”“噫”“嗬”三个助词,作者的描写,用了表示声音延长的符号,先生朗读的语调和抒情的味道,呈现出有趣的样子。三是描写人物神态,表现先生读书投入的有趣的形象。“总是微笑起来”,这个神态,在童年的“我”看来,充满着趣味,挺有意思的。四是描写人物的动作,表现先生读书有趣的样子。“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四个短句,三个动作,一次重复,这是孩子眼中先生读书的样子,好玩的有趣的样子。同时,先生读书好玩有趣的样子,也让“我”在朦胧之中感受到了读书的趣味,对“我”今后的读书和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才会有“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的感受,也才会在很多年之后,回忆先生读书的样子,依然会兴趣盎然,记忆犹新。三味书屋的人,寿镜吾先生,他的和蔼,他的对“我”的“好”,他读书有趣好玩的样子,亦是“我”童年生活中的无限趣味。三、童年的事百草园的景,三味书屋的人,都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趣味。在这两个空间里,“我”从一个人的玩耍独乐到一群人的众乐,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值得一提。㈠听长妈妈讲神奇的故事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这是写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片段。故事的叙述者是长妈妈,故事的复述者是成年的鲁迅,听故事的人是童年的“我”。听故事的“我”,是充满好奇的,感受到的是童年的趣味。这,我们可以从故事的叙述中感受到。“到半夜,果然来了”,“果然”一词,写出了孩子充满好奇心的期待。“小盒子”能不能起作用呢?美女蛇究竟会不会来呢?听故事的孩子,满怀着好奇心充满着期待。所以,叙述故事的时候,用“果然来了”,来表达一种神奇的惊喜。“沙沙沙”这个拟声词模拟美女蛇到来时候的声音,并用“门外像是风雨声”进行强化,营造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氛围。这是符合儿童好奇心理的描述。“飞出”“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写“金光”的动作,再加上拟声词“豁”,写出一种神奇的效果,突出了“盒子”的神奇作用。这是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的,充满着趣味。“后来呢”,说这话的是故事的讲述者,但这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追问者,即听故事的“我”。“我”一边听故事,一边充满好奇地问。在这样的互动和好奇中,呈现着“我”的一颗童心,展现着“我”童年的趣味。㈡雪地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雪地捕鸟,这是冬天百草园的第一大乐事、趣事。我们琢磨作者描写之中所表现的有趣味的心理活动。首先是焦急的等待。“薄薄的雪,是不行的”,你必须耐心等待。好不容易熬过“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此时才好捕鸟。其次是用心的工作。“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和“短棒”、“大竹筛”、“长绳”等物品的选择,都足见捕鸟的用心。用心是因为用情,用情是因为有趣,好玩。第三是充满着期待,稍有些紧张。“远远地牵着”,此刻,满怀期待而又紧张的心情。“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是满怀希望的呢!第四是兴奋。拉了绳子之后,“跑去一看”,“跑”,是何其兴奋。第五是失望。看的结果是“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这便是捕鸟的趣味,焦急的等待,用心的工作,满心的期待,略显的紧张,拉绳的兴奋,看后的失望,都在其中。㈢小园游戏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我”在百草园的乐趣是一个人的,但在三味书屋的乐趣就不同了,这里有一群人,这里的乐趣属于一群人的。我们看哪些语言文字中藏着“我”童年的趣味。先是一个“也”字,藏着“我”初发现这个“小园”的惊喜,同时,与“百草园”相照应,强调同是“我”童年的乐园。再有一个“小”字。这个“小”字,与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意义相同,强调地方小,以此突出趣味的无穷无尽。第三是三个行为动作,直接描写有“趣味”的事。“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一群顽皮、淘气、可爱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第四是“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为什么静悄悄没有声音?一则是怕先生发现了,要被大声叫回去读书。二则也是我们玩得投入,一群孩子爬上花坛,趴在地上,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十分有趣。㈣课上画画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这里写了同学们的趣味,也写了“我”的趣味。同学们的趣味是“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的趣味是“画画儿”。作者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表现“我”的趣味。从过程看,课上画画的趣味,和“小园游戏”的趣味一样,都是“偷得的趣味”。“小园游戏”要静悄悄地。“课上画画”要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画画是“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因为有趣,怎么做的,便深深记得。从结果看,“画的画也多起来”,“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两本绣像“都有一大本”。这么丰富的成果,从侧面暗示“我”当时对画画的趣味是多么的浓厚。听长妈妈讲神奇的故事,在冬天的百草园捕鸟,悄悄潜进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画画,童年的“我”,不管是在百草园,还是在三味书屋,总有无限的趣味——因为“我”有一颗有趣的心——只要有一颗有趣的心,在哪里都有无限的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从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从自然世界到知识学堂,从一个人的独处到一群人的相处,从无拘无束到受到管束……这两个成长空间,两个成长阶段,尽管有很多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在哪里,“我”都能感受到无限趣味,百草园的景,三味书屋的人,成长中一系列的事,都是“我”童年的难忘的趣味。年04月25日杨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