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刘连仁在日本野外生存13年,冬季5个月他
TUhjnbcbe - 2022/3/14 13:36:00

作者:金戈铁马

排版:八重山

刘连仁,一位在年被日本*子抓劳工送去北海道挖矿的中国农民。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不仅神奇般的从*子的矿井逃脱,更是潜入北海道的深山,独自一人躲过*子的搜捕在野外生存了整整13年。在这位茹毛饮血坚持了13年野外生存的老前辈面前,即便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贝爷也要甘拜下风。

老年时的刘连仁(前排中)仍然腰板笔直,气势不减当年。

“一

食物来源

总体来说,北海道的野生食物来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极大,在长达5个月的冬季很难获取食物,只能靠入冬前的储备维持生计。根据刘连仁回国后的自述,他在野外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类:

01

野菜、野果和蘑菇

北海道的山林里盛产纯天然的野菜、野果和蘑菇。在今天,这些食物因其纯天然、无农药、有机的特点,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粗纤维、蛋白质和植物油脂等有益成分,而被消费者热捧。但在当年,这些食物虽然易于获取,但所含的热量较低,仅仅能够为刘连仁提供最基本的热量。

北海道的山林里盛产刺五加、马齿苋、刺儿菜、蒲公英等绿叶类的野菜,这些野菜不仅北海道有,刘连仁的老家山东高密也有。绿叶类野菜的缺点是种类繁多,容易误食外形相似的有*品种。但这一点对于出身农民的刘连任来说,问题不大。旧中国的农民吃不上饭靠野菜充饥是常有的事,他显然对这些野菜非常熟悉。绿叶类野菜的另一个缺点是无法长期保存,只能作为应季的食物。

绿叶类的野菜种类繁多,不易辨别,需要丰富的经验。

北海道的野果既有浆果类的覆盆子、牙格达等,也有干果类的松子、榛子等。浆果类的野果可以改善口味,提供难得的果糖,不足之处是没有经过人类选育,野果的含糖量较低酸度高,口感较差。部分浆果经过晾晒后可以做成果干、果脯,从而长期保存。干果类的野果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与时间进行采集和晾晒、脱水、剥壳等后期处理。但优点也很明显,不仅油脂含量高,经过晾晒脱水后还可以长期保存。

松子富含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山林里非常容易获取

蘑菇的优点在于成片出现易于采集,可以减少体力消耗。经过晾晒后的蘑菇可以长期储存,作为冬季的口粮。但食用野生蘑菇需要仔细辨别,蘑菇中有*品种的比率很高,且*性大。

02

陆地上的小型动物

刘连仁没有枪械和合适的刀具,无法猎取熊、鹿等大中型野生哺乳动物和大雁、野鸡、野鸭等大中型鸟类。但遇到合适的机会还是可以捕捉到野兔、老鼠、麻雀、青蛙、蛇和各类昆虫等小型动物。

贝爷示范吃活蛇。刘连仁曾遭到过蛇的攻击,被他反杀后直接生吃。

由于刘连仁缺少捕猎的知识和武器,对于这些小型动物的获取并不稳定。但通过长期实践,刘连仁捕猎的技能日趋成熟,能捕获的小型动物越来越多,对于改善食物结构非常有帮助。

麻雀虽小也是肉

在山林里生存,既要当猎人也要当心变成猎物。刘连仁曾经遇到过黑熊,差点成为黑熊的猎物,好在通过装死躲过一劫。而刘连仁最终被发现行踪,也是因为被进山打猎的猎人发现了藏身的山洞。

03

海鲜和盐

刘连仁躲藏的山林距离海岸线不远,这就为刘连仁从海里获取食物和盐提供了便利条件。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刘连仁守着海边,吃盐的问题倒是不难解决。

刘连仁所在的矿井距离海岸线只有20余公里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北海道地广人稀,海岸线的商业开发极其有限,从而保持了较原始的自然风貌。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对于海岸线附近海洋生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使得刘连仁不需要下海,仅仅在岸边的水际滩头就能获取海带、海白菜等海藻类食物和鱼虾蟹贝等动物。根据刘连仁的回忆,晒干的海带易于存储,是他冬眠期间重要的食物。

晒干的海带可以长期存储,是刘连仁在长达5个月的冬季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海产品不仅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动物蛋白质,鱼、虾、贝类等海洋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可达10%-20%。

牡蛎(生蚝)堪称大自然的馈赠,退潮后礁石上到处都是,可以直接生吃。

04

农作物

野菜、野兽和海产品虽然营养丰富,但含糖量不高,无法完全满足人类对热量的需求。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大米、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富含糖,但这些都是人工种植的农作物,显然无法在野外获取。

为了获取粮食补充糖分,刘连仁不得不冒险接近日本人的农田,利用夜晚从农田里搜寻可以食用的农作物。日本农民对于农作物的看守是非常严格的,既防人类偷采也防野兽偷吃。因此,每次接近农田都非常危险。

和刘连仁一起出逃的4名同伴中,有2人就是在农田里寻找土豆时被抓捕的。根据刘连仁的回忆,土豆是最容易获取也是最方便食用的农作物。土豆具有体积小易携带、深埋地下偷挖也不容易被发现、不需要像水稻脱壳或小麦磨制这样繁琐的加工等特点,特别适合刘连仁。更加幸运的是,有一年的秋天,刘连仁在一台水稻脱粒机旁边捡到了半袋大米和一桶煤油,这让他有种过年的感觉。

根据刘连仁的回忆,土豆是他最主要的食物

“二

食物烹饪加工与取暖

01

炊具

人类显然不能长时间生吃食物,必须经过适当的烹饪加工,否则既不利于肠胃消化也容易生病。即便是最喜欢吃生鱼片的日本人,一样要吃热食。刘连仁有了食物还需要有炊具、引火物、燃料,才能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加工。这些都需要从日本人的村庄里获取。

从理论上来说,在野外不需要炊具也能完成对食物的加热,比如烤或者埋在土里焖烧。但从燃料利用效率和加工简易程度来看,煮才是最经济划算的方法。但煮食物需要金属炊具。

一个人长时间、完全的远离人类文明是不现实的。在缺乏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刘连仁不可能一个人独立的完成选矿、采矿、冶炼、加工的一系列工序,从而制造出金属炊具。因此,无论从获取食物还是获取工具的角度,刘连仁都不能远离日本人的村庄。

为了获取粮食、工具、衣物,刘连仁不得不多次冒险,甚至不惜暴露行踪,也要潜入日本人的村庄。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先后找到了铁壶、火柴、炉子、雨衣、大衣等重要的物资。对于烹饪食物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铁壶,既能煮熟食物也能烧开水。尽量避免喝生水,才能避免腹泻和肠道寄生虫。

如今的日本铁壶是名贵的工艺品,售价动辄数千人民币。但对刘连仁来说,铁壶就是多功能的炊具。

02

燃料

生活在山林里的刘连仁不缺燃料,毕竟身边到处都是木柴。虽然木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身处全民皆敌的北海道,显然不能肆无忌惮的生火冒烟,那和自投罗网差不多。刘连仁通常在自己挖掘的山洞内生火,由于一开始经验不足,山洞缺乏通风,烟幕无法消散,把自己熏了出去。后来,他不断总结经验,成功的在山洞内搭建排烟道。

木柴的不足是体积大、热值低,使用前需要晒干。对于刘连仁来说,由于所挖的山洞体积有限,不能储备太多木柴。如果将木柴储备在洞外,由于体积庞大,容易暴露目标。

刘连仁挖掘的山洞,空间极小。

因此,刘连仁在冬季也不能肆无忌惮的烧柴取暖和做饭,必须尽可能的控制木柴的使用与消耗。至于捡到的那桶煤油完全是意外的惊喜,煤油倒是非常适合在山洞内取暖或是煮饭,但不能指望每年都捡一桶。

对于刘连仁来说,即便竭尽所能的寻找食物,仍然吃不饱。特别是在食物匮乏、行动不便的冬季,为了节约粮食和燃料,刘连仁只能学习动物冬眠。通过长时间的睡觉,尽可能的减少活动,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糟糕的饮食,让刘连仁患上了肠胃病,冬季的寒冷和山洞的潮湿,又让他患上了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靠着中国农民吃苦耐劳的韧劲与对家人的渴望,刘连仁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了13年,终于盼来了归国。让我们向刘连仁致敬,向每一个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致敬。

年,刘连仁(前排右二)胜利归国与妻儿团聚。

装甲铲史官作者群像

金戈铁马

资深*迷,曾在野战部队服役十余年。对*史战史、武器装备、战术战法、外*知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end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连仁在日本野外生存13年,冬季5个月他